近日,市場監管總局重點實驗室(高比能新能源電池安全檢測與評價技術)建設推進會暨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福建省廈門市舉行。該重點實驗室于2024年9月獲批籌建,此次會議的舉行標志著該重點實驗室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
近年來,廈門市立足“4+4+6”現代化產業體系,以打造“新能源產業創新之城”為目標,聚焦產業鏈的關鍵和缺失環節,精準施策,全力推動新能源產業延鏈、強鏈、補鏈。目前,已吸引寧德時代、中創新航、海辰儲能、廈鎢新能源等一批新能源龍頭項目在廈門扎根生長,并帶動大批上下游企業集聚,構建起層次分明、協同緊密的產業集群。數據顯示,2024年,廈門市新能源產業產值同比增長19.4%,成為推動廈門工業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當前,新能源電池正朝著“高強度、輕量化、高安全、低成本、長壽命”的方向發展,熱失控、燃燒爆炸等普遍性質量問題,已成為制約行業向高端躍升的“卡脖子”難題。據了解,早在2017年,廈門市市場監管局就聚焦新能源產業質量技術痛點,前瞻布局并建設了新能源電池檢測技術服務平臺,迄今為止已投入2億多元,建成福建省內唯一獲得國際電工委員會互認測試實驗室資質(IECEE CB)的電池檢測平臺,可提供動力類、儲能類、消費類電池全領域檢測服務,是福建省新能源電池領域綜合實力最強的第三方實驗室。
秉持“邊建設、邊服務”的理念,新能源電池檢測技術服務平臺已為廈門新能源電池企業在新產品研發測試、產品上市認證、檢驗檢測技術研發等方面提供了大量技術服務。去年9月,依托該平臺,高比能新能源電池安全重點實驗室獲批建設。
據悉,該重點實驗室由廈門市質檢院牽頭,嘉庚創新實驗室、廈門鎢業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計量大學共同參與建設。重點實驗室預計總投入超7.2億元,占地面積超5萬平方米。目前實驗室已通過CNAS國家實驗室認可標準近150項、檢測能力覆蓋60多種產品,CMA檢驗機構資質認定標準近130項、檢測能力覆蓋80多種產品。
據介紹,該重點實驗室以提升市場監管能力為核心目標,聚焦高比能新能源電池安全領域,組建了匯聚15位行業專家的學術委員會,成員來自高校、研究院所、檢驗檢測機構和企業。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田中群出任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嘉庚創新實驗室主任鄭南峰等業界專家為委員,為實驗室發展提供決策支持。
下一步,該重點實驗室將圍繞高比能新能源電池關鍵檢測技術和氫燃料電池性能優化及安全提升策略,聚焦安全評價預警、前瞻技術檢測研究以及產業創新引領孵化三大核心領域,開展基礎性、前瞻性、公益性技術研究,在攻克行業發展技術難題的同時,推動新能源電池產業實現安全、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
推進會上,實驗室成員單位現場簽訂了分任務書,進一步明確了建設任務,為協同攻關、高效推進高比能新能源電池安全重點實驗室順利建成奠定基礎。在學術報告環節,與會專家學者分別圍繞動力電池標準現狀及發展趨勢、鋰鍵化學與AI賦能電池材料開發、儲能電池安全性研究進展等主題,聚焦行業熱點,分享前沿技術成果。
推進會現場還舉行了重點實驗室授牌儀式等活動,主辦方分別為學術委員會委員、重點實驗室相關人員頒發聘書。
——信息來自:中國質量新聞網